2024年9月25日,天境生物宣布与赛诺菲(Sanofi)达成了一项潜在总价值近213亿欧元(约17亿人民币)的战略合作,旨在共同开发、生产和商业化CD73抗体尤莱利单抗(uliledlimab)在大中华区的项目。该抗体是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CD73单抗,能够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来提升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应答。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CD73的生物背景及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。
CD73的生物学背景
CD73,又称为外-5′-核苷酸酶,是一种由NT5E基因编码的细胞表面蛋白,位于人类的6q143染色体上,含有574个氨基酸。CD73主要通过生成细胞外腺苷而参与嘌呤信号通路,这一过程依赖于CD39的协同作用,CD39可催化ATP和ADP的水解,生成腺苷一磷酸(AMP)。而CD73则将AMP进一步转化为腺苷,后者可激活不同的G蛋白偶联腺苷受体(AR),如A1R、A2AR等,这些受体在不同细胞类型中被不同程度地表达,能激活多种信号通路,以调控氧气供需、炎症及生理活动。
CD73与肿瘤微环境
近年来,研究表明,CD73在肿瘤微环境(TME)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显著,成为癌症发展的重要参与者。CD73不仅通过产生腺苷来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,还能促进肿瘤的增殖、血管生成和转移。受到损伤或死亡细胞释放的ATP通过P2X和P2Y受体发出危险信号以促进免疫反应,但CD39和CD73的活性则导致ATP被转化为腺苷,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功能,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便利。
CD73的靶向药物研发进展
CD73的过表达在多种癌细胞系中被观察到,使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治疗靶点。全球目前有89款靶向CD73的药物,涵盖单克隆抗体、抗体偶联药物(ADC)、双特异性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等多种类型。重点介绍几款重要的在研药物。
Oleclumab是阿斯利康开发的一款全人源化IgG1λ CD73单克隆抗体,已经在结肠癌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。Uliledlimab是天境生物研发的一款高度差异化人源化IgG1κ CD73 mAb,近期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使用在CD73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安全且有效。
S-095024是一种尚未明确抗体类型的CD73抗体药,其早期临床数据表明该药物能够阻止腺苷介导的肿瘤逃逸。此外,AK131是针对PD-1和CD73的双特异性抗体,具有强大的体内外活性,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。
此外,作为全球临床进展最快的小分子CD73抑制剂,Quemliclustat的三期临床试验已于2024年9月启动,旨在评估其对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(PDAC)的疗效和安全性。当前已进入临床阶段的CD73 ADC药物包括百力司康的BB-1709和华奥泰的HB-0052,两者表现出良好前景。
结论
CD73不仅在癌症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也为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关键靶点。随着尊龙凯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持续投入,未来针对CD73的治疗方案将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